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分享:陳順築作品


1963年出生於台灣澎湖,1986年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
九O年代初以來,陳順築源於自傳性的觀點,衍生出「攝影」為主體語言的影像思考,作品常以複合媒材及裝置介入空間和地景。
1995年獲「台北美術獎」,2009年獲「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作品被收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香港德意志銀行和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機構。普遍被認為是台灣美術攝影的開拓者,當代影像創作的代表性藝術家。

作品:
一組兩件名為〈風櫃椅〉的裝置作品,其中之一是吊扇與木櫃的組合,另一件則是吊扇和木椅的共構。旋轉的吊扇切入了木製家具的缺口,現實的物件如孤島般被架離地面,看來熟悉卻不尋常的物件組合,當場散發著耐人想像的意涵。
「風櫃」是陳順築故鄉澎湖的一個著名景點,風櫃的得名可以關連到海風、海濤、岩石之間長期互動所產生的奇特景觀和現場音效;於此,陳順築同時將「風櫃」作了名詞上的直陳和概念上的轉用──自然的海風被置換成文明的吊扇,海流蝕空的岩塊轉換為人類儲物的木櫃,海邊觀景的石床也變成了住家乘坐的木椅,類此,有關故鄉自然的記憶和情懷,被轉化成了家居生活的現實和想像。
櫃子收納物件也貯存記憶,風扇吹動空氣也擾動心思,一種細微的口音或心聲,隨風四處飄送之際,遇到有共鳴機制的空間或場境時,能否就像風櫃現場一樣產生音量放大或餘音蕩漾的效果,讓回憶因而不停地被翻飛攪動,讓生命力因而栩栩再現?相對於櫃子的座定、包容、居家、集體共用性質,座椅反而具有個人、獨立、出走、隨風漂泊的性格,藝術家以此連結了他的澎湖成長背景與台灣生活經驗,以外顯的物象呈現了內心的情感張力。




陳順築 攝影集







提案



先前在自我介紹中提到覺得生活周遭的事物裡棉花棒是最像我的一個物件。
因為我覺得我是一個很慢熟的的人,需要一段時間的相處後才能適應一個新的
環境和朋友。所以我想這點有點像是棉花棒沾水遇上顏料,顏料會漸漸滲透形成一個漸層,想利用棉花棒棒狀和吸水力強這個特質發展一個作品。

目前分析棉花棒的特質後,發現棉花棒因為是棒狀的關係,作品可以朝著面狀與量化的形式發展,另外搭配吸水性強這點,可利用豐富的顏色做出一系列漸層的色環。而這個色環顏色的規劃,可能是將我的人生劃分3~5個階段,分析這幾個階段在我人生中的意義以及代表的顏色。


概念模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分享: 羅伊‧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

羅伊‧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



美國畫家,普普藝術 (Pop Art)運動的先趨,其主题取自大眾文化現象。

他最初的創作風格為抽象表現主義,1960年结識歐登柏格,轉向對普普藝術語彙的探索,並于1961年應孩子的要求,把米老鼠的漫畫放大到畫面上,把商業美術和抽象派藝術结合起来,鲜明的色彩,深黑色的輪廓,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此意外的發現使其成為美国普普藝術家重要的一員。
作品特色: 網點、粗黑線條、大膽的原色運用、誇張的人物表情




他的作品從生活中取材,舉凡廣告、漫畫、海報都是他的作畫對象,例如米老鼠、唐老鴨等;甚至梵谷的《在阿爾的房間》(Bedroom in Arles),也被他致敬,以直線條、網點、大片色塊創作了別具風味的全新版本。
他在晚年也嘗試了結合中國山水畫以及他招牌網點的創作方式,要讓中國觀眾了解西方人對中國繪畫的看法,同時希望中國畫能發揚於西方世界。 但他以現成漫畫為題材的創作方式,卻讓人爭議這是全新創作,還是抄襲?連Life雜誌都曾經批評他是美國最糟糕的藝術家。
甚至在他過世許久後,2013年還有一場名為「影像複製者」(Image Duplicator)的畫展,展出一系列作品來諷刺李奇登斯坦藉由抄襲現成漫畫名利雙收。 對於抄襲的指控,李奇登斯坦認為他「試著利用一個俗濫的主題,再重新組織它的形式,使它變得不朽。」至於像是繪畫工具、角度、對角線等安排也是沒有馬虎,也因此即使有這些爭議,他的作品依然被收藏家所喜愛,並且還影響了時尚圈。 

1966年時,法國時尚設計師Yves Saint Laurent以普普藝術為主題的作品,成為注目焦點,甚至在40多年後,2011年的Moschino 2011春夏男裝展,李奇登斯坦的網點及條紋元素依然在伸展台上閃耀。

作品介紹: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與自我媒材延伸閱讀_棉花棒



曾利用棉畫棒這個媒材創作的相關作品




 Ryanbown 


SANDRA ONO


棉花棒的特性

1.可吸水- 進行染色




 2.稈狀可任意排列 





分享: Walter Hugo & Zoniel 水族箱



在英國 Liverpool 的 High Park Street 一處無人居住廢棄的建築物裡,每到晚間十點,生鏽的鐵捲門會緩緩升起,鐵捲門後是讓深夜都失色的奇幻海洋生物展。半透明的發光水母,在湛藍的巨大水缸中,閒逸的漂浮自在著。
這是 Walter Hugo & Zoniel 的在利物浦雙年展,所展示出的一件奇趣裝置藝術,為當地居們帶來了一場奇異,都市超現實氛圍的驚喜。






而在Liverpool 廢棄建築物安裝的據大水缸,也會傳輸到倫敦的 Gazelli Art House ,投影在牆上,美妙的水母漂浮的模樣,也能讓往來的倫敦路人觀賞到如此夢幻般的水底景象。







我覺得這個展示裝置,讓藝術走進人的生活中,讓街道演變成美術館的一個展廳,更能展現出作品想要傳達的意義,鼓舞某個人的想像.

分享: PETER COMBE 的碎紙片立體肖像畫

Peter Combe
他利用許多不同顏色的小圓紙片,利用拼貼的方式將人臉拼出,許多觀賞者都湊上前去,仔細看看每一片小紙片上面的文字或圖樣,可以說得上是一種讓人可以遠觀,也可以近賞的作品。這樣的創作方式,讓創作者和觀賞者之間有更多的互動機會,紙片上的隨機訊息,也可以讓觀賞者讀到更多創作以外的訊息。